资讯动态 / NEWS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规划引领,全域推进五年建成449个杭州海绵城市建设项目

规划引领,全域推进五年建成449个杭州海绵城市建设项目

  • 分类:海绵百科
  • 作者:深圳市海绵雨水利用科技有限公司
  • 来源:www.spongerain.com
  • 发布时间:2020-09-14 10:05
  • 访问量:

规划引领,全域推进五年建成449个杭州海绵城市建设项目

    今年,“超长待机”的梅雨季,将往年梅雨季3倍的雨量投诸杭城之上。然而,在这样的降水强度下,杭州却没有发生大面积的“家门口看海”,出行如常、秩序井然。
 
    如果有心留意,会发现这样的变化始于2016年。从这一年起,杭州市启动海绵城市建设;也是从这一年起,行人艰难涉水、车辆“乘风破浪”的状况逐步消失,即使个别地方有积水,也是来得快去得也快。
 
    所谓“海绵”,指的是城市像海绵一样,有降雨时能够就地或就近“吸收、存蓄、渗透、净化”径流雨水,补充地下水。而在干旱缺水时,又能将“海绵”内蓄存的水“挤”出来并加以利用。
 
    五年时间,杭城的变化历历在目。背后,是杭州市海绵城市建设“阶段考”的优异成绩:截至目前,杭州市615平方公里的城市建成区面积中,有25%以上达到了海绵城市建设的要求,与海绵建设试点城市比肩。
 
    在“海绵”一收一放的“呼吸”间,杭城生活悄然发生着变化,也给城市建设打开了一扇新大门。
    余杭未来科技城
 
    规划引领,全域推进
 
    五年建成449个海绵城市建设项目
 
    “老百姓的需求很简单,下雨天出门最好鞋子不要湿,遇上暴雨,路上不要有积水。如果还要更进一步,那就是身边绿化能够常青,一年四季都漂漂亮亮的。”杭州市江干区园林绿化发展中心工作人员朱兵常年与老百姓打交道,他用一番质朴的话,道出了海绵城市建设的最终目的。
 
    2015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要通过海绵城市建设,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做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2015年、2016年,首批30个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确定,杭州并不在其中。
 
    为何杭州要自加压力,用试点城市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杭州水安全、防洪防涝体系都有完善的空间,水环境质量也有提升空间。”杭州市海绵办相关负责人说,“从根本上来说,是为了给杭城百姓更好的生活环境。”
 
    这张惠民生的成绩单完成得十分漂亮——五年时间,杭州市建成449个海绵城市建设项目,累计建成面积为46平方公里,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达到75%。
    戴村城市花园
 
    海绵城市项目有序推进,得益于理念超前的顶层设计。与国家、省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不同,杭州海绵城市建设并没有局限在试点地区,而是“全面开花”。
 
    早在2016年,杭州市海绵办牵头各相关部门,对海绵城市建设进行顶层设计,制定大海绵蓝图,结合杭州市域及中心城区生态空间分布,构建了“三楔四片,四廊多点;一城七区,分类控制;五水共导,互联成网”的海绵城市空间格局。
 
    在专项规划的引领下,从2018年起,杭州海绵城市建设的脚步跨出主城区,进一步完善海绵城市建设全域管控体系,共同在杭州主城区、独立区、县市中全域推开海绵城市建设。
 
    绘制好全市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这张蓝图的同时,杭州市海绵办还着力于送技术服务进区(县、市),不仅带领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等技术团队,为起步较晚的区县市提供技术指导与帮助,更积极上门与各城区和建设主体逐一对接,保障全域化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建德桥东江滨景观公园
 
    以点带面,质量先行
 
    杭州“不是为海绵而海绵”
 
    走在杭城,各处都有“海绵”的身影。家住杭州上城区南班巷的居民发现,以前一场暴雨就容易积水的路段,今年很少会有积水了,花坛里也不会有水坑了。
 
    “这得益于我们的老旧小区‘微更新’项目。”南班巷所属金钱巷社区书记陈惠琴告诉笔者,他们在“微更新”中融入海绵城市理念,加强绿色公共空间建设与改造提升,通过“见缝插针”式的海绵举措,控制场地雨水径流和污染,实现了雨水消纳“渗、滞、用”功能。
    南班巷小区在“微更新”中融入海绵城市理念
 
    位于杭州八堡附近的东湖路市民公园,已成为附近市民散步休闲的首选,不管晴天还是雨天,前来漫步赏景的市民和游客络绎不绝。晴雨都受欢迎,背后是海绵建设发挥的巨大作用。
    江干区东湖路市民公园
 
    “贯穿整个公园的景观河以及旱溪,不仅让公园的自然景观更丰富,还起到调蓄雨水的作用,大大减少了积水的概率。”杭州市江干区园林绿化发展中心工作人员朱兵介绍,还有砂石路面和漏水沥青让市民游玩不湿鞋,也能通过过滤,让从公园流出去的雨水更清澈。
 
    按照海绵城市建设四大体系建设,改造区以问题导向重点关注水质提升,新建区以目标导向严控径流总量,杭州以质量先行,注重大海绵格局构建和小海绵设施建设“两手抓两手硬”。截至2020年一季度,杭州市已有南班巷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富阳秦望区安置房、杭州市钱塘生态公园等15个项目入选浙江省海绵城市建设典型案例。
 
    “我们不是为海绵而海绵,”杭州市海绵办相关负责人说,“我们希望,杭州的海绵城市建设能够体现‘工匠精神’,把海绵理念融入新建项目,融入城市建设,融入生态环境中。”
 
    正是抱着这样的想法,这些年,杭州市探索海绵建设的全过程闭合管理模式,从设计到效果评价,都有章可循。
 
    目前,杭州已具备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海绵城市建设模板,在杭所有建设项目的初步设计必须以该模板为依据,落实海绵技术,这意味着杭州海绵城市建设质量得到了保证。
 
    今年,杭州市还正式下发了《杭州市海绵城市建设区域化评价办法(试行)》《杭州市建设项目海绵城市设计文件编制导则(试行)》等指导性文件,建立了一套适合江南非试点海绵城市建设效果评价办法,为科学推进杭州海绵城市建设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
 
    因地制宜,控制面源
 
    逾千项目融合海绵城市建设理念
 
    当越来越多的城市打出了“海绵规划”的口号,也有专家呼吁,社会应理性认识“海绵城市”,海绵建设不仅要达到防洪排涝的目的,还应该解决城市面源问题,尤其不能照搬经验而要因地制宜。
    拱墅方家埭公园
 
    因地制宜,注重控制面源污染,在杭州的海绵城市建设中得到了充分诠释,传统结合公园绿地或河道项目已不稀奇,海绵理念甚至走进了寻常的商品房小区。
 
    临安区越秀滨湖新城水悦花园小区,这几天正在抓紧建设扫尾,这个月底就将交付。很多业主不知道,他们收获的不仅是一个美丽的花园小区,更是一个“海绵”小区,打理这个美丽小区的花费,相比类似的普通小区要少很多。
 
    “秘密就藏在小区的地底下。”越秀地产华东区域公司代表沈汉洪说,“地下我们铺设了大量的陶粒蓄水层,通过小区雨水管网收集的雨水,大部分都会经此过滤、滞留后再排入市政雨水管网。未经过陶粒蓄水层的屋面以及地面雨水,也会汇流至东南角的150立方米地下蓄水池,水质不错,用来浇小区里的花草绰绰有余。”
 
    类似的设计,也用在杭州钱塘新区的金沙湖公园上。通过选用根系发达、茎叶繁茂、净化能力强的植物,如斑叶芒、矮蒲苇、花叶芦竹等,让金沙湖水始终清澈如初。
 
    无论是金沙湖公园还是水悦花园小区,都是杭州海绵城市建设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杭州市完成江干区东湖路市民公园、滨江区冠山公园、拱墅区方家埭公园等公园湿地类项目逾50个;完成富春山馆、云栖小镇、临安博物馆等公建小区类项目逾50个;完成滨江闻涛路、下城区新西路、密渡桥路等道路上百条;完成罗家斗河、汪桥港、何过港等河道近百条。
    钱塘生态公园
 
    截至2019年末,杭州市域范围内累计建成含海绵的建设项目逾千个,Ⅳ类以上水体从5年前的27。74%提升至62。79%,让海绵之城走得更加深远。
关键词:

推荐阅读

暂时没有内容信息显示
请先在网站后台添加数据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