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动态 / NEWS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在暴雨洪涝频现中,思考“海绵城市”建设的痛点

在暴雨洪涝频现中,思考“海绵城市”建设的痛点

  • 分类:海绵百科
  • 作者:深圳市海绵雨水利用科技有限公司
  • 来源:www.spongerain.com
  • 发布时间:2020-09-11 09:41
  • 访问量:

在暴雨洪涝频现中,思考“海绵城市”建设的痛点

    近日,南方地区连续遭遇强降雨侵袭,多地日雨量突破历史极值,中央气象台也多次发布暴雨橙色预警。此外,随着我国多地“看海”模式的开启,“海绵城市”也成了一个热点话题。
    降雨量之大百年一遇
 
    6月30日至7月3日,湖北中东部、安徽中南部、江苏中南部以及湖南北部、江西北部、贵州东南部等地已出现100~300毫米强降雨,其中,湖北东部、安徽中部沿江地区局部超过400毫米。上述部分地区未来两天仍将有强降雨,需关注持续强降雨导致的洪涝、滑坡等灾害。
 
    据湖北省气象局通报,湖北广水、麻城、英山、黄梅、房县5县市日降水量均突破6月历史最大记录,且麻城、大悟、红安日降水量突破历史极值,红安、黄梅、麻城、大悟、蕲春、英山、罗田、广水、建始等地日降雨量均为百年一遇。目前,湖北省气象局将重大气象灾害应急响应由Ⅲ级提升为Ⅱ级,这也是该省气象部门五年来首次启动Ⅱ级响应。
 
    截至7月2日12时,本轮降雨已致湖北17个市(州、直管市、林区)63个县市区的431.83万人受灾,死亡16人失踪6人,湖北省减灾委、省民政厅将省自然灾害救助应急响应等级由Ⅲ级提升为Ⅱ级。而入梅以来强降雨过程,已累计造成湖北省81个县市区的952.78万人次受灾,死亡35人失踪16人,紧急转移安置和需生活救助48.08万人次,直接经济损失78.61亿元。
    摁下“海绵城市”建设快进键
 
    2015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提及,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建设“海绵城市”已经成了我国城市发展的一个战略方向。而在暴雨洪涝频现的情况下,那些易涝区也宜摁下“海绵城市”建设的快进键。
 
    “海绵城市”旨在综合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将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这也契合城市防涝之需——城市治涝,无非是三个层面:
 
    一是在城市规划上辟出更多湿地用于蓄洪、滞洪;
    二是扩建、疏浚城市排水系统,提高排涝防灾标准;
    三是加强应急能力建设,通过泵站抽排等应急手段,尽可能减少严重渍水的形成。
    “海绵城市”建设存在的痛点
 
    虽然“海绵城市”现在比较受关注,不过真正实施需要一些创新:机制方面,城市规划角度和各项规划、多规融合是需要平衡的,而大规划和专项规划之间的融合,需要借助信息化的智慧手段。建设过程中,关注怎么进行有效的沟通和有效的集成也是需要建设管理部门的创新;后期运行管理,更需要创新;怎么使地理信息、信息技术真正地达到效果更是需要创新。
 
    有专家表示,立足于城市的发展,"海绵城市"建设下一步需要探讨四点:
 
    第一,海绵城市建设是一个新的概念,学界不了解,工程界雷声大雨点小,开发商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去宣传;
    第二,中国幅员辽阔,每个城市的做法是什么,目前没有成功的案例。
    第三,对海绵城市来说,面临很大的挑战,例如利用植物进行节水、净化的操作。
    第四,政策上,需要考虑每个地方现实条件来实施对应的海绵城市方式。
 
    “海绵城市”要与“智慧城市”相结合
 
    “海绵城市”是城市建设的一个方面,可将其与“智慧城市”建设进行有机结合。而二者的结合可以从三个阶段来看:第一阶段,将现有的土壤、水文、植被等基础数据整合到一个系统之中;第二个阶段,对整合数据进行分析,包括径流分析、水文分析、防洪排涝的分析;第三阶段是,管理运营阶段,实现精细化管理,包括实时数据采集、监测风险预告等,以便于后期运营和维护。
 
版权声明:深圳市海绵雨水利用科技有限公司网站致力于推送最全面的海绵城市发展建设资讯。以上图片及资料内容部分来源于网络,由我方再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此图库侵犯到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删除;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www.spongerain.com)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关键词:

推荐阅读

暂时没有内容信息显示
请先在网站后台添加数据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