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动态 / NEWS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详细的国内城市雨水收集利用

详细的国内城市雨水收集利用

  • 分类:海绵百科
  • 作者:深圳市海绵雨水利用科技有限公司
  • 来源:www.spongerain.com
  • 发布时间:2018-05-28 00:00
  • 访问量:

详细的国内城市雨水收集利用

    随着全球范围内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需水量逐年增加,城市水资源短缺和水质污染问题已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水资源的深度开发与合理利用已经成为全球性的话题。
 
    水是人类盛产、生活不可缺少的自然资源,同时也是维系自然生态的环境资源,水资源危机将严重影响和制约现代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甚至威胁人类的生存,从这个意义上讲。水资源不仅仅是环境和经济问题,有是社会和政治问题。
 
    目前,城市雨水利用有以下几种方式。
 
    1、屋面雨水集蓄利用:将屋顶作为集雨面,收集较清洁的雨水用于家庭、公共设施和工业等方面的非饮用水,如浇灌绿地、冲厕、洗衣等杂用水以及循环冷却水系统。
    2、屋顶绿化雨水利用;通过屋顶绿化消纳雨水径流,同时可消减面源污染,缓解城市热岛效应,调节建筑温度。
    3、绿地雨水集蓄利用;利用地势绿地增加入渗补充地下水,消减洪峰流量与城市面源污染。
    4、各种下垫面雨水的综合收集利用,包括通过雨水渗漏设施增加地下水补给。
 
    雨水收集和处理方式研究,分析国内外雨水利用的现状和新技术,并结合地区具体情况分析采用雨水收集综合利用的必要性,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雨水收集和处理系统技术路线及工程方案研究,确定在收集屋面雨水,初期弃流进入市政污水管网,雨水经沉淀过滤消毒供市政绿化和冲洗路面,过量雨水溢流排入何涌,并相应提出技术,设备及工程方案,为工程建设提供技术依据。
 
    国内城市雨水利用
 
    雨水利用在我国已有远久的历史。自20世纪80年代末,甘肃省实施了“121”雨水集流工程、内蒙古实施了“集雨节水灌溉工程”、宁夏实施了“小水窖工程”、陕西实施了“甘露工程”等。
 
    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城市雨水利用起步较晚,目前主要在缺水地区有一些小型、局部的非标准性应用。比较典型的有山东长岛县、大连的獐子岛和浙江省舟山市葫芦岛等雨水集流利用工程。北京、上海、大连、哈尔滨、西安等许多城市相续开展研究。其中北京是国内雨水利用开展较早,水平最高的城市之一。
 
    北京的雨水利用
 
    (1)北京雨(洪)水利用现状
 
    北京的降雨集中在6~9月份,降雨量达到全年的70%以上。据统计测算,北京城区每年可利用雨水量约为2.3亿m³,高于北京城区全年总用水量10亿m³的1/5,从资源需求的总量上来讲是非常可观的。同时由于降雨量不均衡,使得总体干旱少雨的北京时常出现汛期暴雨成灾,造成瞬间积水严重,甚至引发交通中断或严重堵塞。
 
    北京市关于城市雨洪利用研究始于上世纪80年底末,北京市水利科学研究所等单位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下,开展“北京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关键问题之一--雨洪利用研究”。2000年中德合作“进行系统研究”,初步建立城市雨洪利用技术框架,为北京市进一步推广雨洪利用提供了技术支撑。随后开展了国家“863”项目子课题“利用城市雨洪灌溉绿地技术研究与示范”等的研究。2005年4月,北京市水务局组织编写了《北京城市雨洪利用技术导则》,被作为奥运场馆建设推荐性标准,使城市雨洪利用技术得到逐步深化和系统化。
 
    2004年,“北京城区雨洪控制与利用”示范工程完成了5种模式、总面积达60公顷的6个不同雨洪利用示范小区的减少,通过采用铺设透水路面,收集建筑物、庭院和道路雨水用于家庭冲厕、小区绿化和地下水回灌。在2004年的“7·10”暴雨中,示范区两小时平均降雨58.8毫米,降雨总量约3500m³,示范区共收集雨水3300m³,占降雨总量的94%,其中回灌地下水2300m³,蓄水池贮蓄特用雨水1000m³。6个示范区基本无径流排出。多年平均情况下,示范区总计可利用雨水10万m³,示范区的运行结果显示了利用雨洪对缓解市区排水压力,增加可用水资源的明显效果,发挥了示范区良好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
 
    奥运村主要场馆和设施、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已采用雨水利用,雨水平均利用率可达85%,其中“鸟巢”雨洪利用工程的面积相当于六个足球场,年回收利用总量约6.7万m³,设计日净产水量为2,000m³,经净化处理后的“雨水”可用于场馆绿化、赛场用水、空调冷却、道路和汽车清洗,以及洗手间冲洗等。
    至2007年,北京市共建雨水利用工程431处,年收集雨水量1000万m³。
 
    (2)北京市雨洪利用存在的问题
 
    1、部分工程设计不合理,只建不管现象严重。
 
    现有的雨洪利用工程,由于未考虑地区差异,其中一部分工程不太符合当地情况,主要表现为:集雨池一味建大,导致部分设施闲置,效率低下,造成了浪费。有些地区则监管不力,只在雨洪利用设施建设时进行监管,在建设完成后,没有相关部门对该设施的使用情况进行管理,也没有制定相关的奖惩措施,因此,部分用户为避免麻烦将设施闲置。有的近年建设的雨洪利用工程使用的技术规范资料陈旧,与北京市目前水资源的实际状况不符合,导致很多工程设计不合理。
 
    2、城市道路雨水未得到利用,雨水面源污染未得到控制。
 
    北京城区内机动车道的面积约15平方公里,每年产生大量高污染的雨水径流。这些雨水直接排入城市河湖,从而污染河湖、破坏景观。每年冬季融雪的使用更增加了道路雨水利用和清洁排放的难度。
 
    3、城市绿地的滞蓄和引渗功能未充分发挥
 
    目前北京规划市区内已建绿地达到170平方公里,其中很大一部分绿地不能全部消纳自身的雨水径流,需要向外部排放。如果充分利用这些绿地调蓄和下渗周边区域的雨水、则不仅减少雨水流失,还能营造绿地景观、增加地下水补给量、涵养水源。
 
    4、缺少公众的参与
 
    雨洪利用工程,与全体市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对社区家园的绿化、美化及环境建设有直接的影响,是一项利民惠民的社会工程。目前公众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和参与程度还远远不够,即使有所认识并持欢迎态度的用户和市民,也因缺少具体指导,不好参与或不知如何参与。
 
    5、缺乏激励政策,企业积极性不高
 
    雨洪利用工程建设公共性强,投资回报期较长,在短时间内很难显现其经济效益。有些企业和投资人看到了其中的商机,有参与建设的愿望,但因缺乏激励机制,在未看到收益前景时,参与雨洪利用减少的动力和积极性不高,大多持观望等待态度。
 
    6、雨洪利用推广工作缺乏长期计划,进展缓慢。
 
    通过调研我们了解到,北京雨洪利用工作通过试点在有序推进,但从总体上讲,
 
    上海的雨水利用
 
    上海降雨丰沛,多年均降雨量1124毫米,据此计算,全市每年降雨总量应为70多亿吨。水务部估计,扣除蒸发、渗透等因素,全市每年白白流失的雨水总量约在24亿吨左右。以全市平均每天用水量500万吨计算,仅雨水量就能满足。
 
    目前上海在雨水利用方面才刚刚起步,利用率不足10%。世博园浦东场馆区市政用水系统将采用“双水源”,即屋面雨水和黄埔江水源。该雨水收集系统建成后,仅屋面雨水利用量预计一年就可达10.97立方米。
 
    目前,只有北京、深圳几个城市,将加装雨水收集利用装置列入法律规定范围,但是大部分城市还缺乏对雨水利用推广的立法考虑和政策保护。
    其中以北京的法律法规最为设善,建设部也发布了《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列举如下:
    表2.2-3国内雨水利用相关技术标准及法规

时间

颁发部门

名称

内容

2005年

北京市水务局

北京城市雨洪利用节水导则

雨水收集和传输技术、雨水滞蓄和调控技术、雨水处理技术、雨水回用和回灌地下水技术、透水砖及其铺装工艺和雨洪利用监控技术等技术标准

2007年41

建设部

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国际

民用建筑、工业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验收、管理与维护

2000年

北京市政府

66号令

明确要求开展市区的雨水利用工程

2003年3

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和水务局

关于加强建设工程用地雨水资源利用的暂行规定

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的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均应进行雨水利用工程设计和建设,建设工程的附属设施应与雨水利用工程结合。景观水池应设计为雨水调蓄设施,草坪绿地应设计建设为雨水滞留设施

2005年至2007

北京市政府及相关单位

《北京市节约用水管理办法》《关于加强建设项目节约用水设施管理的通知》《关于加强建设项目雨水利用工作的通知》

北京市行政区域内所有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含各类建筑物,广场,停车场,道路,桥梁和其他构筑物等建设工程设施)均应建设雨水利用设施

    我国城市雨水利用的快速发展对雨水利用技术的科学性,系统性也提出了更迫切的高要求,随着该领域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的深入发展,城市雨水利用将走与城市防涝减灾,城市非点源污染控制和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的雨水利用可持续发展道路,近期的重点应该是雨水利用系统的优化,技术设备的集成和规范标准化。把城市雨水利用纳入规范化的轨道,避免或减少雨水利用工程实施中因缺乏系统的技术资料和规范标准带来的失误,促进我国城市雨水利用稳步健康的发展,尽快地建立我国城市雨水利用科学的技术和管理体系。
关键词:

推荐阅读

暂时没有内容信息显示
请先在网站后台添加数据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