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动态 / NEWS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海绵城市概念理念与建设目标一二三

海绵城市概念理念与建设目标一二三

  • 分类:公司新闻
  • 作者:深圳市海绵雨水利用科技有限公司
  • 来源:www.spongerain.com
  • 发布时间:2018-09-11 00:00
  • 访问量:

海绵城市概念理念与建设目标一二三

    关于海绵城市概念理念与建设目标的一、二、三分段,“海绵城市”概念首次提出,2013年1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的讲话中强调:“提升城市排水系统时要优先考虑把有限的雨水留下来,优先考虑更多利用自然力量排水,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而《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以及仇保兴发表的《海绵城市(LID)的内涵、途径与展望》则对“海绵城市”的概念给出了明确的定义,即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提升城市生态系统功能和减少城市洪涝灾害的发生。
 
    一、基本概念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国际通用术语为“低影响开发亅系统构建”。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建设海绵城市,统筹发挥自然生态功能和人工干预功能,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有利于修复城市生态、涵养雨水资源,增加城市防涝能力,扩大公共产品有效投资,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简而言之,海绵城市建设成具有吸水、蓄水、净水和释水功能的海绵体,提高城市防洪排涝减灾能力。
 
    二、建设理念
 
    建设海绵城市,首先要扭转观念,传统城市建设模式,处处是硬化路面。每逢大雨,主要依靠管渠、泵站等“灰色”设施来排水,以“快速排除”和“末端集中”控制为主要规划设计理念,往往造成逢雨必涝,旱涝急转。根据《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城市建设将强调优先利用植草沟、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等“绿色”措施来组织排水,以“慢排缓释”和源头分散,控制为主要规划设计理念,
 
    建设海绵城市就要有“海绵体”。城市“海绵体”既包括河湖、池塘等水系,也包括绿地、花园、可渗透路面这样的城市配套设施。雨水通过这些“海绵体”下渗、滞蓄、净化、回用,最后剩余部分径流通过管网、泵站外排,从而可有效提高城市排水系统的标准,缓减城市内涝的压力。
 
    海绵城市-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需统筹协调城市开发建设各个环节,在城市各层级、各相关规划中均应遵循地影响开发理念,明确低影响开发控制目标,结合城市开发区域或项目特点确定相应的规划控制指标,落实低影响开发设施建设的主要内容。
 
    三、控制目标
 
    构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规划控制目标一般包括径流总量控制,径流峰值控制、径流污染控制、雨水资源化利用等。各地结合水环境现状、水文地质条件等特点,合理选择其中一项或多项目标作为规划控制目标。鉴于径流污染控制目标、雨水资源化利用目标大多可通过径流总量控制实现,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可选择径流总量控制作为首要的规划控制目标。
 
    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将我国大陆地区大致分为五个区,并给出了各区年径流总量控制率a的最低和最高限值,即1区(85%<a<90%)ii区(80%<a<85%)V区(60%<a<85%)如图所示,各地参照此限值,因地制宜的确定本地区径流总量控制目标。
关键词:

推荐阅读

暂时没有内容信息显示
请先在网站后台添加数据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