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动态 / NEWS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
海绵雨水和大家探讨一下海绵城市土壤的事情

海绵雨水和大家探讨一下海绵城市土壤的事情

  • 分类:海绵城市建设
  • 作者:深圳市海绵雨水利用科技有限公司
  • 来源:www.spongerain.com
  • 发布时间:2018-11-15 00:00
  • 访问量:

海绵雨水和大家探讨一下海绵城市土壤的事情

    海绵城市要运用到地形竖向、植物、土壤等各种手段,来控制雨水的污染、缓解城市的内涝、修复水文状态。今天,海绵雨水和大家探讨一下海绵城市土壤的事情。
 
    嘉兴作为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紧紧围绕着水环境改善的方向进行探索。因此,在道路、建筑小区内建设了大量的生物滞留带。
 
 
 
    不少领导看到这些做法后,都表示了他们的质疑:“我们是要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嘉兴的土壤本身渗透能力差,这样来改良土壤是否在改变自然,在破坏生态呢?”在这里要给领导们点个赞!只有你们大胆提出问题,才会引起海绵雨水这样的技术人员去深思。
 
    真正的大自然形成的好的土壤应该是这样的:“由矿物质、死有机物、植物根系、土壤动物、土壤微生物、土壤水和土壤空气组成的固相、液相和气相三相系统。”
 
    因此,我们人类对待表土层的态度应该是:“保护”。在任何一块土地开发前,都应该虔诚地把那宝贵的表土层保存起来,场地建设后再移回来作为种植土。然而我们真得这样干的吗?
 
    粗放式施工破坏表土层
 
    事实上,我们太野蛮了。所以,“美国在过去五个世纪已失去了超过三分之一的原生表土。”(来自于《景观设计学——场地规划雨设计手册》)
    没有看到过类试的中国的数据资料,但隐约觉得情况不会比美国更好。怎么办?
 
    首先,应该从今天起开始保护表土层。其实我们国家《绿化用表土保护技术规范》在2015年5月1日就实施了,里面就是告诉大家怎样调查和保护表土的。有关部门建议出台相关政策强制保护,但貌似短期之内很困难。
 
    其次,对表层土已经被破坏的区域进行修复。使得新的表土层和原始的表土层类似,所以就产生了《绿化种植土壤》标准。
 
    《绿化种植土壤》中对一般种植土有主控技术指标:PH值、含盐量、有机质、质地和土壤入渗率。而对于生物滞留池的种植土壤也提了单独的指标:入渗率应在10~360mm/h,有机质和氮、磷等提出了明确要求。其中要求有机质含量比一般种植土要高,而氮、磷含量也不低。
 
    所以说,生物滞留带里面的介质土其实就是在模仿大自然,是因为城市开发对土壤破坏在先,我们修复在后。
 
    这里,要为嘉兴万国路的海绵宝宝来平反。想当初,万国路建成后不久,就有大量的反对海绵的言论在流传,说万国路种的树死亡率很高,都是因为按海绵理念把雨水引进绿地后,树被水淹死了。现场确实发现有许多已经濒临死亡的香樟,但是很奇怪的是,恰恰处在高地的香樟无法存活,倒是在植草沟旁侧的香樟长势良好,而雨水进入的生物滞留带并未种树。这说明,树的死亡和雨水并没有关系,那又是什么原因呢?
 
 
 
    施工单位和绿化设计单位一起探讨原因,后来锁定了目标——土壤。由于万国路紧张的工期,导致了绿化种植时根本没有时间翻松、改良种植土或者购买种植土,可怜的树就直接种在路基开挖出来的板结的淤泥土里,既不透水也不透气,当然存活不了。真相大白,真是冤枉了海绵宝宝。希望今后技术人员不要道听途说,毛主席他老人家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我们还是要听老人家的话。
 
    那么,生物滞留带里面的介质土应该怎样配比呢?
 
    新加坡《生物滞留带》里强调过滤介质需要考虑渗透能力、有机质含量和一定的持水能力。由此可以发现,所谓的介质和绿化种植土其实是一码事情。新加坡《生物滞留带》里明确了过滤介质可以用“合适的基土(即表土),能够支持植被生长,如沙质壤土或砂质粘土。在换填新的土壤之前,应优先考虑原位表层土。”(呃,可惜我们的原位表层土都被破坏了,只好用现状土了)假如渗透能力太差,就加砂,假如有机质太低,就加有机质,但是有机质含量不可以超过10%。
关键词:

推荐阅读

暂时没有内容信息显示
请先在网站后台添加数据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