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动态 / NEWS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
海绵城市典型案例有关知识

海绵城市典型案例有关知识

  • 分类:海绵城市建设
  • 作者:深圳市海绵雨水利用科技有限公司
  • 来源:www.spongerain.com
  • 发布时间:2019-08-05 00:00
  • 访问量:

海绵城市典型案例有关知识

    俗话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小编带大家一起温习下以前的海绵城市有关知识,并以典型案例带大家更加具体学习。
 
    1、什么是海绵城市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2、海绵城市的关键
 
    渗:减少路面、屋面、地面等硬化面积,雨水渗入地下。
    滞:延缓峰值时间,降低排水强度,缓解雨洪风险。
    蓄:削减峰值流量,为雨洪资源化利用创造条件。
    净:对污染源采取相应的手段,削减雨水径流污染负荷。
    用:形成雨水资源的深层次循环利用。
    排:构建安全的城市排水防涝体系,确保城市安全运行。
 
    大家都记住了吗?接下来准备进入我们的案例赏析。
 
    1、金华燕尾洲公园简介
    通过一个实验性工程,探索了如何通过设计,实现景观的生态、社会和文化的弹性。重点探索了如何与洪水为友,建立适应性防洪堤、适应性植被和百分之百的透水铺装的设计,来实现景观的生态弹性;适应于多方向人流的步行和桥梁系统,建立社区纽带。
 
    2、设计前现状分析
    义乌江和武义江在此交汇而成婺江(金华江)。洲的大部分土地已经被开发为金华市的文化中心,现建有中国婺剧院,为曲线异形建筑,洲的两侧堤岸分别是密集的城市居民区和滨江公园,但由于开阔的江面阻隔,市民难以到达和使用洲上的文化设施。留下的洲头共26公顷的河漫滩,其中部分因采砂留下坑凹和石堆,地形破碎,另一部分尚存茂密植被和湿地,受季风性气候影响,每年受水淹没,形成了以杨树、枫杨为优势种的群落,是金华市中心唯一留存的河漫滩生境,为多种鸟类和生物提供庇护,包括当地具有标志意义的白鹭。
 
    3、海绵城市设计亮点
    01、应对洪水
    如何应对洪水,是高堤防洪建一处永无水患的公园,还是与洪水为友,建立一个与洪水相适应的水弹性景观?
 
    本设计不但将尚没有被防洪高堤围合的洲头设计为可淹没区,同时,将公园范围内的防洪硬岸砸掉,应用填挖方就地平衡原理,将河岸改造为多级可淹没的梯田种植带,不但增加了河道的行洪断面,减缓了水流的速度,缓解了对岸城市一侧的防洪压力,提高了公园邻水界面的亲水性。
 
    梯田上广植适应于季节性洪涝的乡土植被,梯田挡墙为可进入的步行道网络,使滨江水岸成为生机勃勃、兼具休憩和防洪功能的美丽景观。每年的洪水为梯田上多年生蒿草带来充足的沙土、水分和养分,使其能茂盛地繁衍和生长,且不需要任何施肥和灌溉。梯田河岸同时将来自陆地的面源污染和雨洪滞蓄和过滤,避免对河道造成污染。
 
    建成景观鸟瞰(旱季),梯田防洪堤因为有雨季洪水带来的泥沙沉积,使适应于旱涝的禾本科植被得以茂盛地生长。游人在其中欢快游憩
    建成景观鸟瞰(雨季),20年一遇的洪水淹没的实景。即便如此,步行桥仍然维护两岸的有效通行
    去掉水泥防洪堤后,使河水得以通过卵石层过滤净化后进入堤内低地,原有的采砂坑变成了可以游泳和戏水的内湖
    与洪水相适应的栈道(五年一遇的高度),并与梯田的田埂系统相结合,形成一个空间体验系统,使游客与自然能亲密接触
    02、其他海绵措施
    除了水弹性的河岸设计外,场地内部也采用百分之百的可下渗覆盖,包括大面积的沙粒铺装作为人流的活动场所,与种植结合的泡状雨水收集池,和用于车辆交通的透水混凝土道路铺装和生态停车场,实现了全场地范围内的水弹性设计。
    透水铺装
    场地内陆铺装为百分之百的可透水铺装,包括步行区的沙粒铺装,集雨区的生态种植池和车行区的可透水水泥铺装和生态停车场。
    集水区的生态种植池
    圆形生态渗水区与色彩亮丽的板凳相结合,将大型文化演艺建筑的户外场地溶解为亲切的、阴凉的户外体验场所。集水区内种植与水涝相适应的水杉林。
 
    小结
 
    适应于洪水的场地标高设计。两侧的梯田取代原有的水泥防洪堤,场地内部为百分之百的可透水覆盖,包括人行区的砂石、与种植相结合的生态集雨区、车行区的透水水泥铺装和生态停车场。
关键词:

推荐阅读

暂时没有内容信息显示
请先在网站后台添加数据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