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五点转型思路模式:打造绿色、宜居、资源化的前瞻水环境
- 分类:海绵城市建设
- 作者:深圳市海绵雨水利用科技有限公司
- 来源:www.spongerain.com
- 发布时间:2019-09-18 00:00
- 访问量:
海绵城市五点转型思路模式:打造绿色、宜居、资源化的前瞻水环境
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发展与加速,全国城镇建成区面积在2000年至2010年间迅速扩张60%。土地利用率提升、可透水面积下降,排水设施老旧等多个问题使传统的城市建设理念难以继续满足城市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要求。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所带来的极端性气候灾害,使城市在暴雨中避免内涝和水体污染的威胁,海绵城市的减少理念应运而生,通过“渗透、滞留、蓄存、利用、排放”等多项措施和手段,对雨水进行生态蓄积及综合利用,缓解城市水资源紧张的局面。
中国海绵城市的建设,在借鉴国外发达国家低影响开发实施经验的基础上,将绿色基础措施与传统的灰色雨洪基础设施相结合,目标提升城市整体的水生态环境品质。这一建设理念在推进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构建的大背景下,有较大的发展空间。随着国家级海绵城市建设工作的逐步推进,试点城市在实际操作和运营过程中均取得了初步的进展,也同时发现了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具有规模大,子项目多等特点,资金需求量大,仅仅依靠政府补贴已远远不够,需要探索新型的融资模式,并鼓励更多社会资本参与。
2、海绵城市建设设计具有多领域,跨专业和综合性高等特点,需要统筹和协调排水、建筑、交通、道路、生态、园林设计等多专业的知识与经验,从而制定综合且专业的顶层设计方案。
3、海绵城市建设工程具有参与机构多、覆盖市场杂等特点,需要从包含规划设计、项目开发、园林施工、污水厂及管网工程建设,设备及解决方案提供,后期运营等在内的全生命周期的角度对项目工程进行统一规划与协调。
4、海绵城市建设项目运营存在水体信息数据复杂、排水设施数量多等特点,需要以更为智能化、数字化的创新技术进行系统管理和分析,以盘查老旧故障,保障运营稳定,并预测暴雨信息,提前制定应对与洪灾害的解决方案。
针对以上问题,本文章在此类比和分析中哦过和国家城市案例的基础上,建议海绵城市的减少从单纯侧重于技术层面而转向更具适应性,更具包容性和更具创新性的综合方案。为此,提出以下五个未来海绵城市建设的转型思路:
1、从公共财政独立支持向新型融资模式转型
2、从碎片化解决问题向系统化顶层设计转型
3、从单一集中式方案向集中式,分散式多元化方案转型
4、从重工程向兼顾运维转型
5、从传统型海绵城市向智能型海绵城市转型
转型思路1:从公共财政独立支持向新型融资模式转型
海绵城市项目资金需求量大,投资回报期长,据估算,每平公里的海绵城市建设需投资超过1亿人民币。因此,探索适合海绵城市发展的长期融资机制至关重要。目前中国海绵城市建设除了政府补助外,缺乏相应的资金来源。国外在这一方面则探索了不少创新方式。如哥本哈模式行的“”水资源税以及柏林所征收的“雨水费”制度,均通过获得更多的公共收入为海绵城市建设提供了更多的资金支持。
在融资手段方面,虽然PPP模式在中国大力实施,但是由于很多项目包含无收益性质的环境类服务项目,如河流整治,景观美化等,导致这些项目除了政府提供的补贴支持之外,并没有明确的收入汇报机制,目前,只有在将经营类项目如新建和改造污水处理厂包括在内时,PPP模式才能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并有效地予以实行。除PPP模式之外,未来也可借鉴国外的创新融资手段。例如,华盛顿特区所发行的“环境影响力债券”,可以帮助地方水司与投资者共同平衡风险。
转型思路2:从碎片化解决问题向系统化顶层设计转型
“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是中国城市发展中非常普遍的治理手段。虽然这一方式可以针对性地解决某一特定问题,如在污染严重地区通过建造大型污水处理厂提高当地水质。但对于海绵城市而言,由于城市的水环境体系是由多个水系,排水系统、绿色生态设施所组成,采用针对性的解决方案较难对整体环境进行长远规划。在这一背景下,向系统化的顶层设计转型能有助于全面控制水质,并预防潜在风险。在这一方面,可以借鉴新加坡的“ABC水源计划”和哥本哈根的“大暴雨管理规划”的实施经验,设立总体规划,以问题区域的水体保护治理为核心,与其他区域计划建造的基础设施相协同,使布点的每一个措施物尽其用,对城市生态环境系统化的管理和修复。
转型思路3:从单一集中式方案向集中式、分散式多元化方案转型
在过去,大多数城市为了防止洪涝灾害常常倾向于采用传统的集中式雨洪基础设施以完成快速排水。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传统的排水设施处理能力已达到极限。如何巧妙地采用“化整为零”的思路,将集中的大规模排水设施分散为多个绿色和灰色基础设施对雨水进行就地收集和净化非常重要。虽然中国在海绵城市建设规划中,分别设立了绿色屋顶覆盖率和透水铺装覆盖率等多个指标,但美中不足的是,尚未设立用以促进社区对这类绿色基础设施进行安装的激励机制。在这一方面,可以借鉴华盛顿特区环境部门所启动的绿色屋顶补贴技术,给予社区一定的资金补助,推动分散式绿色处理设施的安装和普及。
转型思路4:从重工程向兼顾运维转型
在后面城市的建设过程中,设计和建设阶段将整体规划从概念落实到实际应用,但后期的运营和维护也非常重要,因为它保证了所建基础设施的长期实施效果,若不重现设备的运行维护,不仅会增加折旧率。使所建工厂,泵站等灰色基础设施需要频繁地修理和更换,同时也会大幅提高设施的全生命周期成本,导致未来需要更多的投资。在这一方面,可以借鉴哥本哈根商学院所签订的泵站服务运营合同的案例经验,对雨洪基础设施进行定期的检查和保养。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并对潜在的风险进行有效的预防。
转型思路5:从传统型海绵城市向智慧型海绵城市转型
如今,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高新技术的普及,水务领域的资产管理也逐渐向智能化信息化的方向转型。国内外已有许多先驱城市创新地采用数字化技术对水务资产的相关数据进行收集,管理和分析。例如,美国某公司通过塔建智能化雨水管理云凭条。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并运用算法计算出雨水储存设施需要释放的水量。以在降雨高峰期更好地存储雨水,美国印第安纳州本德市通过采用智能化,污水管网管理系,共节省5亿美元,同时减少劳动力并提高了设施管理的可能性和效率。在中国,作为信息计算发达的代表性城市,深圳计划在其海绵城市建设中引入“互联网+海绵城市”的概念,并在试点区域光明新区自动智慧海绵城市信息化建设项目。可以预见。未来将有更多的城市尝试采用传感设施,自动化操作。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等技术,向更具成本效益和高效的智慧型海绵城市逐步转型。
关键词:
推荐阅读
CONTACT US
E-mail:625168693@qq.com QQ:625168693
地址:深圳市宝安区燕罗广田路35号和谷山汇城
Copyright 2021广东中雨生态公司 版权所有 粤ICP备15019505号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龙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