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收集”相聚
- 分类:媒体报道
- 作者:深圳市海绵雨水利用科技有限公司
- 来源:www.spongerain.com
- 发布时间:2019-05-09 00:00
- 访问量:
“雨水收集”相聚
“水”是这次共修营的主题,为加深伙伴们理解,大家走访了“芦苇逆渗式”污水处理系统,直观明白了水被污染容易但净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所以收集相对干净的雨水很有必要。参观生态厕所雨水处理装置,相对简易,还有很大改进空间。伙伴们开始讨论联想,试图运用可行的设计方案去加以完善。
(污水处理系统—芦苇正绿,天正蓝)(生态厕所—简单版本的雨水收集装置)
慢食生态社区迎来了第七期“雨水收集”共修营,历时四天,期间发生了什么故事呢?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可食地景与食物森林”共修营将近一个月,伙伴们趁着第七期“雨水收集”相聚,分享了上次共修营之后的故事,实地“问候”了上次种下的果树、播下的菜籽。看着生命勃发是一件喜悦的事情,同时内心也希望它们快快成长,似乎脆甜的果实与水嫩的蔬菜就在不远的明天。
(共修营成员见面会可食地景—问候萌发的菜苗食物森林—围观海棠花开)
北京人口2700万人口面积16400平方公里1/600的国土面积聚集1/40的人口,用水很紧张。通过现场数据计算与讨论互动大家得出结论:如果有效做到雨水收集,可以缓解用水紧张。
(讲解收集雨水的必要性)
为确保雨水收集装置设计合理,一起实地测量了房檐、墙体的尺寸,讨论管道、水桶等最佳组合方案。
(萌娃:这是个什么东东?)(实地测量天沟的距离)(这个水桶放哪呢?)
(一张数据完整草图完成)
白老师(朴门永续设计教师和设计师白永康)引申讲解了大自然处理雨水的过程,生物过滤+土壤和岩石过滤。通过模仿大自然原理,也补充了收集到的雨水如何达到饮用标准的一种过滤方案。
结合雨水收集策略,回应社区需求
怎样才能设计出成功的作品?其中的核心要做到为人服务。经过咨询社区业主需求,回应朴门设计第一个伦理“照顾人”,我们列出了以下14个设计要点和细节:
1.浇花
2.饮用(本次不考虑,理论可行,要净化多次,管子和桶都要食品级,屋顶有油漆,空气酸雨雾霾等问题比较多)
3.日常冲洗
4.浇地
5.美观宣传
6.少维护清洁自治
7.桶耐老化
8.处理酸雨、灰尘、落叶
9.不要发臭
10.安全稳固
11.风雨灾害
12.合理的位置不碍事
13.出水压大点
14.防蚊虫
需要满足以上这些要求,似乎有些小困难。因此,在动工之前需要进行头脑风暴,讨论设计就不可避免,经过白老师的引导,思考雨水收集利用的三个策略,1减速,2分散,3下渗,通过运用具体措施,与重力合作。
(雨水收集三策略)
通过分组PK,两组队员各自开始提出设计方案,并针对性的分步骤讨论“雨水收集”系统的三个组成部分。
(设计方案一) (设计方案二) (完善细节,回应需求)
一:天沟系统
如何通过天沟的设计,让枯枝、树叶等体积较大的杂物不堆积在天沟之中?一个向下倾斜的过滤网便解决,雨水的冲刷力与重力配合将其带走,运用大自然规律而一劳永逸。
二:过滤系统
天沟过滤网处理后的雨水还是会夹杂一些杂质,需要更为巧妙的设计。重力过滤管,一款简单实用的装置,从上到下由110PVC管—50PVC管—110PVC管、110PVC管—50PVC管—25PVC管组成,运用由粗变细进行分流,加速沉淀,再由细变粗,让水的流速变慢,收集的雨水在中间分层(漂浮物上、清水中、沙砾下),运用三通管,清水会从中间流出之后再次向上流入存储桶,防止中间杂质流入桶内难以清洁。25PVC管最细,打开时,水因为重力形成漩涡可以冲刷里面的灰尘,减少杂质积累而带来的清洁问题。
三:储水系统
储水系统在于雨水过多如何处理,有许多方案可以解决,一般是增加水桶数量,最大收集雨水。实在过多,可以在水桶上部合适位置开一个溢水口,让多余的雨水流走即可。
论设计落地的一系列问题
无论设计如何出彩,总觉得是纸上谈兵。后面两天发生的故事,让我们牢牢记住了“牵一发而动全身”。事后白老师也袒露,朴门设计中难度较高的就是“雨水收集”系统,因为它要求各个分系统之间需要紧密的连接,这就需要设计精确、准备充分、操作过硬,一系列头疼问题让我们交了不少学费,这既是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
问题一:雨水无法汇集在天沟中
为了天沟安装的精确与合理,决定上屋顶模拟降水过程(小雨、中雨、暴雨),测量水从屋檐离开时的抛物线。测量后发现天沟尺寸过小,无法有效收集雨水。经过再三思考确认,决定放弃原有天沟装置,重新购买。
(上房不揭瓦,一场太阳雨哈!这样测量还不行我们可是专业的,上道具)
问题二:三脚架太短,无法放置天沟
现场测量后,三脚架过短,天沟放置后处于屋檐下,影响了雨水收集的有效性。
(怎么找准固定点呢?头疼)
问题三:过滤网无处放置,需重新设计
社区所需要安装“雨水收集”装置的屋檐比较特殊,相对较厚,滤网的放置成了问题,需增加一款过滤网,起到固定作用。
(滤网经过处理就可以安装在屋檐上了)
(套上更细的滤网)
问题四:设计调整,准备材料不足
原计划只做一套“雨水收集”系统,出于社区需求与“雨水收集”分散策略,决定做两套。这导致雨水输送、过滤等装置配件的增加购买,在不同商铺购买的零部件尺寸、规格存在差异,增加了不必要的操作难度。
……
(慢食生态社区第七期共修营)
经过一系列调整,并尽最大努力迎接挑战解决问题,虽没能按时完成“雨水收集”系统的全部安装工作,但参与共修营的伙伴们乐此不疲,在劳动节期间实实在在的“劳动”了一把。
第一次了解”朴门“的他们
中途河南大学三农发展研究会的学生加入更是为共修营增添了许多乐趣。未正式踏入社会的他们第一次接触到”朴门永续“,直言跟课本上的知识不一样。晚上大家一起观看了"杰夫罗顿和他的扎图那农场"纪录片。扎图那是一个家庭农场,农场主是著名的朴门永续设计老师杰夫罗顿,农场始建于2001年,位于新南威尔士州北部的Channon村,是澳大利亚朴门永续设计研究所在地,一个非常活跃的永续农场示范基地,占地27公顷(400亩)。
(扎图那农场手绘图—图片来自公众号:朴自然)
同学们观影结束后,将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写在纸上,白老师看过后一一做了回应,每个人得到答案后都是一副恍然大悟的神情,认为自己对”朴门“了解的太少,需要继续学习。
逐渐感受到”朴门“神奇而实用后,同学们跃跃欲试,主动早起搬砖,协助慢食生态社区堆肥设施的建设。
成员“雨水收集”系统实操秀
(1.锯PVC管)(2.打孔放膨胀螺栓)(3.安装过滤部件)(4.调整PVC管口径)(5.垫实出水口,防止水压等损坏)(6.齐心协力加工滤网)
(7.稳固安装在房檐上的滤网)(8.安装放置天沟的三角支架)(9.用剪刀裁开小孔)(10.锤子凿开一个圆口)(11.钳子处理锋利的铁片,天沟出水口就算完成了)(12.天沟安装之后,就差不多结束了)
(亲!一套“雨水收集”系统你学会了嘛?)
”历次学习可以不断发现自己的不足,试着走出舒适区,不能让自己太舒服,而螺旋式设计、独立解决问题可以帮助自我提高。同时希望大家多问正确的问题(有的问题不是问题,什么是正确的问题?限制我们思考问题产出的是想象力的不足和资讯或者知识的不足,有哪些渠道可以获得知识?怎么避免大量垃圾信息?这需要跟遇到的每个人做连接,与自然为师,向每个人学习,运用你的专属生物区域。生物区域:你的家人、亲人朋友、同事、供应商、合作伙伴、老师、学生等等都属于你的生物区域,在这个区域你会觉得舒适。他们的生物区域能为我们做什么?做连接,得到好的“生态系统”,好系统就是去中心化。“
学员劳作感言
自然名-小宝:
牵一发而动全身,每一项改变几乎就要推翻重做。设计方案一定要包含所有细节的,具体到每一个过程,这些都是我们行动方案中的障碍。
自然名-秦川:
低估了实操的复杂性,问题层出不穷出来,比如购买的材料,操作的能力等等,体力活多,很有挑战。
自然名-光:
收获很多,过滤装置打孔时,钻头没有固定好,上下距离就出现了问题,分毫之差就导致后面一系列问题。打孔的顺序也没有考虑好,缺乏此方面经验,明白了考虑细节的重要性。
自然名-路小马:
在此之前没有参与过很大的改造工程,不明白第一步怎么做,第二步怎么做,怎么做可以省力。这个过程”男女有别“,相对于女孩子,男孩子小时候会多一点实操的经历,有优势,参与这类活动可以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今天去市场上去买东西,零件什么都不懂,觉得一个家庭里需要一个男人。
自然名-汪汪:
共修营设计参与度不够深入,导致动手参与越多,越能体会到做的时候每个地方的接口很难,能不转弯就不转弯,减少连接,简化程序,自己考虑问题还比较直接粗暴。
自然名-黑土:
每个连接要考虑,尤其是对原有的连接。好系统,连接不好做,但很重要。最难的就是雨水收集,涉及三个系统:天沟系统、过滤系统、储水系统。这次体会到方案不能轻易改动,实操之前需充分了解业主需求,对原有材质了解清楚,包括其他细节等等。在活动过程中,不是要让大家必须成为全才,而重在体验设计和实作过程,体验依靠团队的力量。总而言之,雨水收集系统落地难度大,细节设计多,部件匹配要求高,动手操作要求高,需要团队紧密协作。
关键词:
上一个:
西安小寨海绵城市项目年内竣工
下一个:
怎样将城市雨水就地消纳和吸收利用
上一个:
西安小寨海绵城市项目年内竣工
下一个:
怎样将城市雨水就地消纳和吸收利用
推荐阅读
CONTACT US

E-mail:625168693@qq.com QQ:625168693

地址:深圳市宝安区燕罗广田路35号和谷山汇城
Copyright 2021广东中雨生态公司 版权所有 粤ICP备15019505号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龙岗